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特朗普笑纳“投名状”,李嘉诚千亿卖港口给美国是巧合还是阴谋?港澳办五问直指痛处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6:13 点击次数:123
2025年3月,香港商界巨擘李嘉诚再次站上风口浪尖。
他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公司以228亿美元的价格,将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在内的43个全球港口资产打包卖给了美国贝莱德财团。
消息一出,舆论哗然。
中国国务院港澳办两次转载《大公报》的尖锐评论,五问李嘉诚:为何将重要港口拱手让给“不怀好意”的美国势力?
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交易,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伤口——在民族大义与资本逐利的天平上,某些企业家是否早已将砝码偏向了后者?
巴拿马运河不是普通的港口,而是掐住全球贸易咽喉的“七寸之地”。
每年全球6%的海运货物经此通行,中国作为第二大用户,11%的对外贸易依赖这条黄金水道。
展开剩余71%特朗普政府曾赤裸裸地威胁“用武力收回运河”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更是在交易前亲赴巴拿马施压。
当李嘉诚选择在此时将经营了28年的港口控制权交给与美国政界关系密切的贝莱德财团,这哪里是什么“商业行为”?分明是将中国航运安全的命脉递到了虎视眈眈的对手手中。
难怪有网友痛斥:“这不是做生意,这是在卖国!”
翻开历史,真正的企业家从来不是冷血的利润机器。
张謇在清末民初的乱世中散尽家财办纱厂,只为实业救国;霍英东顶着港英政府的枪口,用渔船为抗美援朝前线运送物资;包玉刚在新中国被封锁时,毅然将船队交给祖国使用。
这些名字之所以被刻进民族记忆,正是因为他们懂得:企业的血管里必须流淌着家国的热血。
反观某些“超人”,在中国房地产黄金期套现离场,在欧洲政局动荡时抛售资产,如今又在国家战略要地撤资——每一次“精准逃顶”的背后,都是对国家利益的精准背弃。
更令人齿冷的是交易的“精妙算计”,贝莱德财团给出的24倍市盈率,让长和股价两天暴涨30%,190亿美元现金落袋为安。
但若真如某些学者所言“只是商业选择”,为何偏偏保留内地与香港的港口?又为何在美国武力威胁、巴拿马政府摇摆之际急吼吼签字?
这分明是嗅到了地缘政治火药味后的“断尾求生”,嘴上说着“在商言商”,身体却诚实地跪向了霸权——毕竟,和特朗普的“友谊”可比中国人的怒火值钱多了。
有人说,市场经济不该绑架爱国情怀。
可当华为被芯片断供时,任正非选择用“南泥湾精神”自力更生;当比亚迪被制裁时,王传福埋头研发出刀片电池打破垄断。
这些企业家的脊梁从未被资本压弯,因为他们深知:没有国家托举的商业帝国,不过是霸权镰刀下的韭菜。
今天李嘉诚们让出的每一寸港口,明天都可能变成卡住中国货轮的绞索;今天赚到的每一分美元,未来或许就是射向同胞的子弹。
港澳办的灵魂拷问,问出了一个时代的焦虑:当全球博弈进入白热化,企业家究竟该做乘风破浪的爱国船长,还是见风使舵的投机客?
历史早已给出答案——那些把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却丢了良心的“商人”,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。
而真正的伟大企业,必定是把根系深扎在祖国的土壤里,与民族共荣辱、同生死的参天巨木。
李嘉诚的这步棋,或许赚足了钞票,却输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。
毕竟,爱国的秤杆上,从来称不出铜臭的分量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